在这秋风沉醉的时节,
最适合在梧桐树下听故事。
那么,今天就跟着青小V
走进梧桐深处的武康路,
漫步这片街区,
倾听建筑的故事。
梧桐树下听故事
武康路99号
# 从橘子汽水开始的洋房故事武康路99号,建于1928年,红瓦屋顶陡峭,红砖烟囱高耸,双坡大屋顶以及墙面大量的红色半露木架结构,透露着浓郁的英国乡村风格。
单说建筑,你可能对这幢环境幽静的花园洋房没什么兴趣。但说起正广和,你一定不陌生——小辰光的夏天,正广和橘子汽水可以说是上海小囡的标配!
武康路99号住宅最初的主人,正是上海英商正广和的洋行总经理麦克格里高(N.C.Macgregor)。武康路当年虽是个冷僻的地区,但是环境幽静,已经建造了一些花园洋房,正广和洋行大班也就选在这里营造自己的家园。
如今,武康路99号的建筑虽然掩映在高墙之后,但悄悄冒出的三角形尖顶和粗粝的红砖,还是诉说着老房子里百年来的迭代沧桑。
复兴西路147号
# 文人雅士汇集的摩登公寓沿路尽是梧桐,迷人的花园洋房配合地上斑斑点点的树荫,复兴西路历来是上海文人雅士喜爱的居住地带。复兴西路147号,就见证了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始人之一、文坛大师柯灵的墨笔人生。
复兴西路147号是一幢建于1933年的西班牙式风格的建筑,黄色外墙,红瓦屋顶,形如“麻花”的螺旋形立柱,充满生命力的曲线营造出一个个柔和又变换的空间,虽经粉饰修缮,但当初的考究依稀可见。
虽然乍一看像是一幢整体的独户别墅,但复兴西路147号其实是三层的公寓式住宅。值得称道的是,公寓当时已设现代化水电设备,每户人家都有独立的厨房及卫生间。在当时的年代,这条件可以说是非常优越了!
1959年,柯灵和夫人陈国容迁入此楼203室,从此与它结下近半个世纪的缘分,直到2000年6月柯灵先生去世。现在,这幢洋房也作为柯灵先生的故居向公众开放,完整再现了柯灵先生半个多世纪的生活与文学创作历程。
武康路210号
# 那是罗密欧要爬的阳台
提到西班牙元素,不远处的另一幢西班牙式风格的花园住宅不得不提——武康路210号。
这幢小楼虽然没有那么多名人轶事,但却有一个颇具趣味的设计:二楼窗户的“小阳台”几乎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罗密欧日思夜想的那个小阳台一模一样,不高不矮,仿佛就是留给“罗密欧”们去爬似的。
罗密欧阳台,准是武康路上最为浪漫多情的地方了。陈丹燕在著作《上海的风花雪月》里对它有一段细腻而优美的描述:“路边的一栋黄色的小楼,我猜想是意大利人造的,虽然如今已经那么那么旧了,可罗马人那种暗藏杀机的浪漫,还是深刻地留在了那房子在阳光中的阴影里。不知道是哪个朋友曾经点着它说,那是罗密欧要爬的阳台,从此,大家都叫它罗密欧的阳台。慢慢经过那意大利式的半圆的阳台,看明黄色的墙面上暮色初合,再看暗着灯、玻璃脏脏的阳台长窗,耳畔突然想起的,是罗密欧的歌声:听不懂的爱情宣言。”
武康路115号
# 美到设计师本人都要搬进去的小楼别看位于武康路115号的密丹公寓已过耄耋之年,1931年刚建成时,它的“穿搭”——装饰艺术风格(Art Deco)在世界范围内可都是最潮、最时髦的!
密丹公寓拒绝了古典主义过于繁复华丽的风格,整体设计简洁而不失细节,外立面点缀的几何形浅浮雕和阶梯形装饰,不仅适合现代的机械化生产,也更有那股摩登味儿。仰头仔细欣赏,可以发现北面檐口还有美丽的云朵形装饰,这一装饰艺术风格的标志性元素为这幢公寓增添了一丝灵动秀美的气息。
最好玩的是,设计这幢楼的设计师之一Kruze也曾在公寓的顶楼住过。想想吧,在一条美丽的路上设计了一座美楼,然后搬到view最好的顶楼,在六角形客厅的大玻璃窗边喝一杯杜松子酒,向外眺望武康路的风光,不要太嗲哦!
色彩明亮的拉毛墙面、拱券门廊、螺旋曲线的装饰,充盈着西班牙式小洋房的热情洋溢。红瓦屋顶、木质屋架,英国式花园住宅庭院深深,引人无数遐想;现代式的公寓,简洁精巧、却也不失装饰艺术的韵味……武康路就是这样一条隅藏着百年建筑与人事代谢的道路,既可以看到城市发展的印记,又能读到有趣的细节设计。
秋意街头,梧桐深处,除了武康路,衡复风貌区还有更多的故事等待你的探索!(via:青春上海)